SBR工藝如何脫氮除磷?
間歇式活性污泥法(SequencingBatchReacterActivatedSludgeProcess,SBR活性污泥法),又稱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,其污水處理機理與普通活性污泥法完全相同。SBR法于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開發,并很快得到了廣泛應用,我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了研究與應用。
(1)SBR工藝的原理與基本運行程序
SBR工藝去除污染物的機理與傳統活性污泥工藝完全相同,只是運行方式不同。傳統工藝采用連續運行方式,污水連續進入生化反應系統并連續排出,SBR工藝采用間歇運行方式,如圖9-10所示,初沉池出水流入曝氣池,按時間順序進行進水、反應(曝氣)、沉淀、排水和排泥待機5個基本運行階段,從污水的流入開始到待機時間結束稱為一個運行周期,這種運行周期周而復始反復進行,從而達到不斷進行污水處理之目的,因此,SBR工藝不需要設置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統。
(2)SBR脫氮運行工序
SBR工藝的脫氮運行工序的功能是去除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和脫氮。對此,在SBR基本運行工序的基礎上增加停曝攪拌工序,變為6階段運行。第1階段仍為污水流入工序,第2階段依然為曝氣反應工序,此時除進行有機物生化降解外,還要進行氨氮的硝化。第3階段是停曝攪拌工序。在該階段內停止曝氣,采用潛水攪拌機對其混合液進行攪拌混合,反硝化細菌進行反硝化脫氮。由于全部混合液均進行反硝化,總的脫氮效率能達到70%左右;后面第4、第5、第6運行階段與SBR基本運行工序相同,分別為沉淀階段、排水工序和排泥待機工序。
(3)SBR除磷運行工序
SBR除磷運行工序的功能是去除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和磷,只要適當改變SBR工藝的基本運行工序,就可達到去除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和除磷的目的。SBR除磷運行工序共4階段。在第1階段污水流入的同時,開啟潛水攪拌設備,使入流污水與前一周期留在池內的污泥充分混合接觸,該階段工作狀態為厭氧,聚磷菌進行磷的釋放,為聚磷菌在第2階段的曝氣反應工序進行攝磷作準備。第2階段為曝氣反應工序。開啟曝氣系統進行曝氣,使池內混合液DO保持在2.0mg/L以上。此時BOD5進行生化降解,聚磷菌過量攝磷。但該階段曝氣時間不宜過長,以免發生硝化,因為硝化產生出的NO3--N會干擾第1階段中磷的釋放,降低除磷率。第3階段為沉淀排泥工序。在該階段中,沉淀與排泥同步進行,主要目的是防止磷的二次釋放,因為聚磷菌在釋放磷之前就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統。第4階段為排水待機工序。
(4)SBR工藝的特點
①工藝簡單,處理構筑物少,無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統,基建費和運行費都較低。
②SBR用于工業廢水處理,不需設置調節池。
③污泥的SVI值較低,污泥易于沉淀,一般不會產生污泥膨脹。
④調節SBR運行方式,可同時具有去除BOD和脫氮除磷的功能。
⑤當運行管理得當,處理水水質優于連續式活性污泥法。
⑥SBR的運行操作、參數控制應實施自動化操作管理,以便達到最佳運行狀態。
![]() |
版權所有:鞏義市大千凈化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:鞏義市夾津口鎮工業區 |
![]() |